《我去1990》栏目由网易新闻主编王三三出品(公众号:wywss163)很多科幻电影都会使用这样的设定:地球资源耗尽,但同时科技发达到了新的高度,人类利用高科技在宇宙中展开了新的征程......然而当这些科幻电影的元素汇集在邓肯·琼斯的手中时,未来世界+资源耗尽+高新技术+宇宙=《月球》,一部有关科技、人伦、情感的科幻电影就诞生了。故事发生在2035年,为了应对地球资源枯竭的危机,一家名为月能的公司通过采集月球上的清洁能源氦3 满足了地球70%的能源需求。主人公大山是这家公司在月球基地上唯一的员工,他在基地已经待了将近三年,每日重复着采矿、运输等枯燥的工作,两周后就可以结束工作返回地球。机器人戈力是他唯一的帮手和倾诉对象,平日里负责照看大山的生活,两个人在孤独的月球上相依为命。由于通讯设备损坏,他无法与地球实时通话,只能以妻女的影像作为仅有的精神慰藉,他对家人、对地球的思念一天天加深。归期将至,然而大山的身体却开始变差,屡屡出现幻觉,甚至还烫伤了自己的手。一次外出时大山发生了意外,醒来后他却对事故经过一无所知。大山在调查事故的过程中发现了一辆撞毁的勘测车,里面躺着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,额头的伤痕,手背上的烫伤都证明了这个人才是工作近三年的大山,而另一个则是大山出事后被戈力重新激活的克隆人“小山”。两个人都坚信自己是本体而对方是克隆人,戈力却告诉大山他们都是克隆人,真正的山姆早已回到地球,大山和小山只不过是植入了本体的记忆,负责维持基地的正常运行。返回地球只是他们所植入记忆中的一个骗局,三年时间一到,克隆人的身体就差不多报废了,那个飞回地球的太空舱,实际上是他们的焚化炉。而在返回舱的密室中,还有无数等待被唤醒的克隆人。而戈力不仅是协助像大山一样的克隆人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,同时也是帮助人类监视并欺骗他们。但最后它还是选择帮助大山,告诉他真相,帮助他找到密室。知道真相后的大山仍然无法接受日思夜想的亲人是假的,他绕开信号屏蔽器与地球的家通上了话,得知“妻子”已经去世,与他通话的陌生女孩竟是自己已经十五岁的“女儿”,而支撑他活下去的“家人”,甚至从来不知道他的存在。相比之下小山就冷静得多,他们虽然是同一个人的克隆体,差别却很大,因为大山在月球待了三年,而小山只待了两周。大山早已认定并坚信自己是活着的、真实的人类,而小山醒来才两个礼拜,他的一切都是机器植入体内的,还没来得及产生真实的情感。他们在谈到共同记忆时的反应也完全不同。大山提到女儿伊芙时,小山很惊讶,因为在他的记忆里,女儿还没出生。本来准备说“‘我’有一个女儿”的大山意识到小山也是克隆人,就改口说,“我们”有一个女儿。把“我”的女儿改口成“我们”的女儿,对大山来说非常痛苦,他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情感和记忆,现在被迫要和另外一个人分享。什么才能算人?是情感,还是肉体?这个贯穿影片始终的问题,使得这部原本是科幻题材的影片建立了情感的精神内核。其实,导演和编剧完全没有必要让机器人戈力承担「救赎者」的角色,只需要在设定中卖一点破绽,让大山小山自己去寻找真相就行了。戈力见证了历任克隆人从唤醒到死亡的过程,也帮助人类维持整个骗局,但最后伸出了援手。从某种角度说,他代替人类完成了救赎。在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里,最有人性的,是不被当作人看的克隆人和机器人,这无疑是全片最大的反讽。导演邓肯·琼斯自己亲口说过,“如果一个东西的所作所为,跟有感情的生物一样,那么即使这个东西完全是人造的,我们也有义务把他视为有感情的生物。”连戈力都是有感情的物体,更何况同时继承了人类肉体和记忆的大山小山。而所有感情中,最高级的,当然就是爱了。支撑大山活下去的唯一信念,是对妻子女儿的爱。当这一切被真相瓦解的时候,大山的生活意义也就不存在了。村上春树说,记忆温暖你,但也撕裂你。所以,最后的真相带给大山的痛苦要比小山大得多。记忆和情感,支撑着大山在月球孤独地守候了三年,但也是记忆和情感,带给他无限的痛苦,并最终选择在月球埋葬自己。于是在影片的最后,大山回到勘测车中,带着短暂的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奔赴死亡,虽然这些回忆并不属于他。而小山启动了新的克隆人应对即将到来的救援队,自己则准备返回地球,并在临走前撞毁了信号屏蔽站。回到地球后的小山揭发了月能公司的种种罪行,让月能公司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。但小山的最终命运会如何就不得而知了,毕竟,地球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的山姆和他的家庭。更多内容请关注王三三微信微博:微信:wywss163微博:@网易王三三